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六祖壇經下
The Altar Sutra of Sixth Patriarch(2) 
開課學期
110-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  
授課教師
趙飛鵬 
課號
CHIN3049 
課程識別碼
101 35912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全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8,9(15:30~17:20) 
上課地點
普205 
備註
總人數上限:35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102CHIN3049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佛教自公元一世紀傳入中國以後,經過數百年,主要的發展方向就是「中國化」,而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即是在唐代出現的「禪宗」。中國佛教早期雖然也有禪法的傳授,但其重視的仍是印度佛教傳統的「禪定」工夫,直到菩提達摩東來傳法,禪宗逐漸形成,「禪」才成為主要的修行方向,其具體內容也由修「禪定」轉向「般若」的開發。禪宗思想是逐漸形成的,到了六祖惠能(638-713)乃集其大成,真正開宗立派。惠能的禪學思想,集中於《六祖壇經》,自唐代以後,被視為「宗門第一書」,影響深遠,要學習禪宗的生活智慧,一定要研讀《六祖壇經》。惠能的禪學思想,大致可說是以「般若空觀」為方法,「開顯自性」為目的,結合印度大乘佛教「性空唯名」與「真常唯心」兩大系統的特質,尤重「自性自度」、自力解脫的精神,形成中國禪學獨特的風貌。本課程將從禪宗形成的歷史入手,介紹禪宗思想的發展,並說明《六祖壇經》的版本演變,進一步疏解《六祖壇經》中居於主體部分的幾品經文,從而引導學生體會禪宗精神,運用於生活,提昇生命品質。  

課程目標
1、認識禪宗的歷史
2、了解惠能的思想
3、學習禪宗的智慧
 
課程要求
1、課前須預習
2、課中認真聽
3、課後要複習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事先以email約時間  
指定閱讀
《六祖壇經箋註》 丁福保註 天華圖書出版公司 1979年
《六祖壇經箋註》 丁福保註 佛陀教育基金會重排本 2020年 
參考書目
1、《六祖壇經導讀》 許鶴齡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2003年
2、《中國禪宗史》 印順法師 正聞出版社 1989年
3、《六祖壇經研究論集》 張曼濤主編 大乘文化出版社 1976年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平時考核 
30% 
 
2. 
期中報告 
30% 
 
3. 
期末測驗 
4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15  疑問品第三(一) 
第2週
2/22  疑問品第三(二) 
第3週
3/01  定慧品第四(一) 
第4週
3/08  定慧品第四(二) 
第5週
3/15  坐禪品第五(一) 
第6週
3/22  坐禪品第五(二) 
第7週
3/29  懺悔品第六(一) 
第8週
4/05  懺悔品第六(二) 
第9週
4/12  懺悔品第六(三) 
第10週
4/19  機緣品第七(一)  
第11週
4/26  機緣品第七(二)  
第12週
5/03  機緣品第七(三)  
第13週
5/10  機緣品第七(四)  
第14週
5/17  頓漸品第八(一) 
第15週
5/24  頓漸品第八(二) 
第16週
5/31  護法品第九 
第17週
6/07  付囑品第十(一) 
第18週
6/14  付囑品第十(二)